close

娘惹究竟指的是什麼?其實就是指明、清時期的中國男子與馬來女子通婚後所生的混血兒,女生叫娘惹(Nyonya),男生就叫巴巴(Baba),而因為馬來女子將中菜與當地食材結合後產生了全新的餐點,因為是女生料理的,所以菜餚就被稱為娘惹菜了。想要感受濃厚的娘惹文化,就非得到檳城走一趟才行,因為檳城的傳統終究娘惹風情保存下來,而且現在還有個「娘惹博物館」可深度參觀。

[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] 娘惹博物館

以往到檳城許多人都會去看看「張弼士故居」以了解娘惹文化,但現在檳城又出現了一個全新規劃的「娘惹博物館」,這個博物館本身就是娘惹文化的代表,因為整棟房子是以前一位名叫「鄭景貴」的廣東富商的宅第,與張弼士屬於同一時期的風雲人物,以經營礦業起家,後來還有以他名字名稱的街道以紀念他對檳城的貢獻。

據說,鄭景貴的後代子孫都已經離開馬來西亞,移往香港定居發展,因此該棟宅第早已荒廢。兩年前有人看中這棟古建築的發展潛力,因此花了300萬馬幣向鄭景貴的子孫購得,再花300萬元馬幣展開了長達兩年的維修,除了要讓這棟古建築恢復原貌外,也將把這棟建築定位成「娘惹博物館」,除了原本的家具與擺設外,也由外收集許多與娘惹文化相關的照片、配件、服飾等物品展示。

雖然這棟建築不比張弼士故居面積大,不過同樣是按照中國式的建築佈局,結合五行風水的設計,中庭有明亮的天井,四周則有水路流通,創造「風生水起」的意境。中國風之外,為了彰顯氣派,也大量使用了英國的地磚與蘇格蘭生鐵鑄造的雕樑畫棟,木質窗戶卻搭配歐風的Art Nouvered琉璃窗花,創造衝突卻又協調的美感。

目前這的博物館尚未完全竣工,由於後院天井的部分仍在施工,又加上中國大陸的木雕工匠因為受SARS影響而未能如期到馬來西亞施工,因此預估還得花上1年半的時間才能全部完工,屆時將開參觀,門票暫定為一人10元馬幣。

娘惹餐

娘惹餐是融合了中華料理和馬來菜的烹煮方式,將華人常用的豆醬、豆腐、芝麻、香菇等調味和材料,與馬來西亞許多獨特的香料、咖哩、蝦醬及椰漿巧妙運用於日常飲食之中。一般來說,娘惹菜當然還是偏辣,而且口味較一般來得重。

在檳城KOMTAR購物中心的樓上有一個娘惹餐廳,內部的裝潢佈置重現了娘惹文化的風貌,有點像台灣的古早味餐廳的情境,因此大量裝飾年代久遠的畫報、時鐘、風扇與餐桌,一桌菜10人份的菜約250元馬幣,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25元馬幣就可以吃到道地娘惹餐。

娘惹菜其實有點像是亞洲料理大集合的感覺,10道菜中包括了讓很多人吃不習慣的OTAK OTAK,這是將魚肉絞碎在加入麵粉與椰漿攪拌後,用荷葉包裹後拿去蒸炊,口感綿密且充滿濃厚的椰漿味,有點像是把老豆腐弄碎再加入很多椰漿調味後的滋味。

除了OTAK OTAK可能比較讓人不適應外,其餘的菜色包括馬來西亞口味的咖哩雞、偏鹹的糖醋魚、洋地瓜炒魷魚、酸甜口味的蝦子、包含多種蔬菜一起炒的芙蓉蛋(其實看起來就像是亂炒一堆的炒蛋)、還有鹹得不得了的鹹魚炒芥蘭。


---


娘 惹 料 理 是 新 加 坡 美 食 中 一 項 重 要 的 特 色 , 什 麼 叫 娘 惹 呢 ? 娘 惹 是 指 華 人 移 民 新 加 坡 或 麻 六 甲 , 取 馬 來 人 為 妻 之 後 , 所 生 下 的 女 兒 , 因 為 同 時 受 到 華 人 和 馬 來 人 不 同 文 化 的 影 響 , 因 此 娘 惹 所 料 理 出 來 的 食 物 也 別 具 風 味 。



  娘 惹 料 理 中 的 名 菜 包 括 叻 沙 、 酸 辣 蝦 、 咖 哩 魚 頭 、 娘 惹 糕 和 印 尼 黑 果 雞 等 , 其 中 叻 沙 是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, 湯 頭 以 咖 哩 湯 混 合 椰 漿 , 香 味 濃 郁 , 加 入 油 豆 腐 、 魚 丸 、 蝦 子 和 豆 芽 菜 , 可 說 是 色 香 味 兼 具 。



  娘 惹 糕 也 是 臺 灣 人 所 熟 悉 的 一 項 甜 點 , 以 香 蕉 、 芒 果 、 椰 子 和 芋 頭 等 熱 帶 水 果 和 椰 奶 一 起 製 成 , 喜 歡 甜 點 的 人 , 娘 惹 糕 是 不 錯 的 選 擇 , 糖 和 油 脂 都 比 一 般 西 式 甜 點 低 , 所 以 算 是 符 合 健 康 原 則 。



  想 嘗 試 娘 惹 料 理 , 新 加 坡 的 辣 椒 香 娘 惹 餐 廳 和 blue ginger餐 廳 都 是 不 錯 的 選 擇 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泡泡公主ⓞ 的頭像
    泡泡公主ⓞ

    泡泡公主的宮殿ⓞ

    泡泡公主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