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古代中國樂器的歷史吹管?樂器 古代中國樂器的歷史(吹管)? 我想知道笛ⲋ笙ⲋ簫ⲋ嗩吶的歷史可以大概描述一下這些樂器是哪個年代的嗎?如果是外國傳入 可否告知傳入年代?可以幫忙排列樂器出現的順序嗎?非常感激
我國吹管樂器起源甚古。

相傳在四千年前夏禹時代,就有一種用蘆葦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叫做「籥」。

民國二十年山西萬泉縣荊村發掘出三個新石器時代的「塤」。

《詩經》中有簫、管、籥、箎、笙等樂器的記載。

近代興起的軍樂,又有鼓樂、橫吹、騎吹等稱呼,其組成以排簫、笳、角、笛等為主要樂器,常在軍隊行進時吹奏,也有用作儀仗隊或在宴會上演奏和其他娛樂之用。

嗩吶的出現較晚,約在明代始有所記載。

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及民俗節日中,吹管樂器俱是主要樂器。

我國吹管樂器根據發音方法的不同,可分為三類:經由吹孔,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:如笛子、洞簫、塤、排簫等。

經由哨子,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:如嗩吶、管等。

經由簧片,引起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:如笙、蘆、把鳥等。

以下介紹目前在國樂團中常用的吹管樂器。

 笛 笛又名橫吹、橫笛。

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輸入長安。

從漢墓的拓片和唐代的敦煌壁畫中都有笛子來看,中國的笛子確實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。

而笛自宋朝以後亦成為伴奏戲曲的重要樂器。

傳統的笛子以竹製成,笛端封閉,有六個按音孔、一個吹孔、一個膜孔(貼蘆葦膜,可使音色清脆)和兩個基音孔、兩個助音孔。

吹奏時,由竹管內空氣柱的震動而發音。

而常用音域有兩個八度。

笛音清脆、高亢、透明而圓潤,獨奏、合奏均具特色,表現力豐富,故深受人們喜愛。

笛子種類很多,最常見的是筒音(最低音)為a1(實際音)的高笛和筒音為d2(實際音)的中笛。

因為這兩種笛子分別為昆曲和梆子戲的主要伴奏樂器,所以習慣上稱為「曲笛」和「梆笛」。

為應近代國樂團之需要,丁燮林先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創制了新笛(又稱十一孔新笛或律笛)。

新笛共有十一個按孔,採用明朝朱載育的十二平均律,一律一孔,共十一律,另一律為筒音(全按)。

新笛的筒音為D,有三個八度,能發出三十四個音,演奏時左手食指需按兩孔,其餘一孔一指,可轉十二個調。

新笛的音色柔美、恬靜、清幽、雅潔且毫無火氣,適於與彈撥樂揚琴同時演奏,但其演奏技巧與傳統竹笛有一段差距,對於習慣吹奏傳統笛者較難掌握,且音量較小,故已逐漸少有人使用。

簫 約四五○○年前,樂官伶倫發明了「律管」──將竹管一端以節封閉,由另一端直吹而發聲,這是簫的前身。

這時期的簫由許多長短不同的管子組成,每管只發一音,直到周朝有人在管閉上開孔而發出不同聲音,多管的排簫才演變成單管三孔的「籥」和四孔的「篴」。

漢朝時,京房將簫再加以開孔,成為五孔。

唐朝時簫又稱「尺八管」,因其長度為唐尺一尺八寸,傳到日本便為日本的尺八。

到了魏朝時簫又多開了一孔,至此簫的型態大致成形。

簫的出現很早,但因為是先在四川、甘肅一帶盛行的,故早期稱之為羌笛或豎笛,直至唐末,人們才漸把豎吹的古笛稱「簫」,而把橫吹稱「笛」。

簫為直吹管樂器,由一根中空竹管做成,上端留有節,吹孔在上端邊緣成V字型。

用紫竹所製作的簫音色更為柔美,其竹節均位於四或五節,世稱「九節簫」,現已少見。

簫富有表現力,吹奏法與笛類似,音孔有六,前五後一,音域有兩個半八度,但音量很小,低音時較微弱難吹,中音區柔和而圓潤是最常用的音區,高音區則較緊張,效果不好運用。

常用的簫最低音為d1。

我國製簫的地區很多,其中以貴州省玉屏縣製作的簫最為出類拔萃。

玉屏簫的生產始於明朝萬曆年間。

參考資料 北市國

中國吹管樂器,吹管樂器有哪些,西洋吹管樂器,國樂吹管樂器,吹管樂器成語,吹管樂器介紹,吹管樂器種類,西方吹管樂器,各種中國吹管樂器,國樂吹管樂器介紹吹管樂器,古代中國樂器,中國樂器,笛子,新笛,山西萬泉縣,嗩吶,夏禹,漢武帝,樂器

五線譜|鋼琴譜|口琴|長笛譜|Bass|音樂系|調音|爵士鼓|電子琴|樂譜|指法|吉他|大提琴|長笛|電吉他|合弦|樂器行|陶笛|簡譜|伴奏譜|小提琴|學樂器|創作|吉他譜|教室|初學者|二手樂器|鋼琴|直笛|


參考資料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507082303238 樂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泡泡公主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